莆田市鑫龍鞋業有限公司,于2005年2月建成投產,注冊資本800萬美元,投資總額5000萬美元,現有員工5000余人,工廠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標準化廠房7萬平方米,基礎配套設施3萬平方米,引進16條國際先進制鞋生產線,擁有電繡、高頻印刷、底部組合等配套車間,年生產能力達1000多萬雙。是國際知名品牌PUMA、CAT、思凱杰、迪卡儂等國際品牌的主要供應商。
鑫龍非常重視信息化的建設,并于2008年起開始導入科宇鞋業ERP。在ERP的推行過程中,雙方根據企業的發展現狀為基礎,通過整體規劃,分段實施的原則,針對企業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進行系統化、規范化作業,從而實現循序漸進、逐步改善的企業流程優化效益。
通過分階段的實施,企業先后實現了對樣品開發、BOM管理、銷售管理(業務管理)、采購管理、倉庫管理、生產排程、生產進度管理、成品管理、品質管理、應付管理、應收管理、成本分析、協同辦公、人事管理、費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全流程管控。同時,也通過各階段的系統推行,優化了企業的內部流程,大大提升了企業的運行效率,也得到了用戶及各層領導的認同和肯定。
通過10年來孜孜不倦的努力與付出,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與建設已成為鑫龍在當地業界的又一張名片,這不斷成為行業內大家參觀學習的榜樣,更得到政府相關單位的嘉獎和支持。
10年風風雨雨,科宇陪伴著鑫龍一路前行。從排斥到接受,從不了解到熟悉,從標準化到客制化,從加法到減法,我們鑫龍人通過整體信息化建設逐步深入的體會到了系統所帶來的便利與快捷。而這一切都是企業流程優化與信息化配套建設共同孕育的結果。當然,如果就此說鑫龍的信息化建設已大功告成,則言之尚早,因為信息化建設沒有終點,企業在發展,管理在變革,所以唯有以變應變,才能跟著企業前進的步伐邁向一個又一個新的起點,到達一個新的高度。
綜合鑫龍系統推行與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作為一名資深的信息化專業人員,我有幾點感悟來與大家分享,也希忘我的分享能為更多的企業提供幫助。現將我的分享陳述如下:
1、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一把手工程。信息化建設涉及到企業管理及系統推行的方方面面,系統在具體推行過程中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沒有企業負責人的重視與強力支持和干預,信息化建設可能會舉步維艱甚至吞下失敗的苦果。
2、信息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信息化建設是為更好服務企業,配合內部管理的系統化軟件組合,如果單純從流程標準化的角度去強制推行,則會因為強制標準化使企業的管理流程與軟件的業務流程不相匹配,從而起不到優化管理、提升效率的作用和效果。所以,信息化建設必須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做出整體的規劃,再根據企業需求進行流程梳理,使企業內部的管理流程與系統業務流程完全融合,這樣才能達到統一化、精細化的管理效果。
3、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管理流程與業務流程整合的過程。信息化系統只是基于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的管理平臺和工具,如果信息化建設只為實現管理標準化,而忽略了業務流程與管理流程的整合與統一,則會起到舍本逐末的反作用效果。所以,信息化建設應以企業的管理需求為本,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一個適合企業的管理平臺,而不是提供一個標準化的管理工具來要求企業。
4、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從標準化到客制化的過程。信息化建設是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的相關理論為基礎,以一套相對標準的管理理念為支撐,它與生俱來就有相對標準的管理流程。所以,企業內部的管理也必須以遵從現關的管理論,而不能無識理論甚至與理論背道相馳。從這個層面講,信息化的建設是有標準化的理論訴求的,但這并不是說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就是固定不變的,只要從主體架構上遵從管理原則,在細節管理方面,企業完全可以根據企業的現狀與管理訴求進行客制化。
5、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階段化循序推進的過程。首先,信息化建設可覆蓋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應該采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和推行的方針和策略;其次,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管理流程也分先后與主次,所以在不同的階段應集中不同的人力和物力來配合和滿足信息化的落地需求;最后,信息化建設需配合企業所處階段的管理訴求,而企業管理本身也是一個循序推進、日進日精的過程,所以配套的信息化管理也一定是層層迭代、逐步更新的推進過程。